【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么」】
家長朋友們總有一種很常見的困惑:
一方面,老師覺得孩子在學校里的行為問題很大,家長應該多加管教,甚至應該找專業的心理工作者進行干預。
另一方面,家長卻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家表現得一向很正常,老師所說的調皮搗蛋很難想像會發生在他的身上。
家長通常認為,一定是學校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有偏見才有這樣錯誤的反饋。
小羊(化名)的父母就是這樣想的。據老師反應,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不太集中,有時候走神,有時候總是喜歡插嘴,而且非常調皮,愛與同學打鬧,成了不少小朋友口中的「告狀對象」。
然而,小羊的父母並不這麼覺得,在家裡的小羊能坐在房間里安安靜靜、津津有味地看書,或者拼搭樂高。並且課外興趣班的機構的老師也反映,小羊很受同學們的喜愛,小朋友都喜歡跟他玩。
現在問題來了:究竟是老師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孩子,還是家長愛屋及烏忽視了自己孩子身上的缺點呢?
事情要分兩方面來講。
首先,父母確實會美化自家孩子的行為,這是不可避免的。
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與心理學家卡尼曼(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相信人類的各類行為會受到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響,他曾經在自己執教的大學做了這樣一組實驗:
對照組:塞勒教授走進教室,向學生展示了印有校徽的馬克杯,這種馬克杯的市場售價是5美元,然後問學生願意花多少錢來買這個杯子。對照組的學生給出的平均價格是3美元。
實驗組:塞勒教授走進教室,先送給每位學生一個同樣的印有校徽的馬克杯。下課後他和助手簡短交流之後說:「由於學校今天組織活動,作為活動禮品的印有校徽的馬克杯不夠了,現在學校願意花錢回收剛剛發放的馬克杯。」隨後讓每個學生寫下自己願意以什麼樣的價格出售自己上課前得到的杯子。結果實驗組的學生給出的平均價格是7美元。
為什麼同樣的杯子,僅僅因為它屬於自己,就要比不屬於自己時高出整整4美元,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當一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塞勒教授也因為這一系列研究獲得了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是人類通過進化獲得的一種技能,試想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一個人無法保持樂觀,覺得自己擁有的都不如別人,相信他早就深陷抑鬱之中,他的後代自然延續的概率也較小。
經過世代繁衍留下來的人類都普遍擁有了稟賦效應。因此對自己擁有的東西(包括自家孩子)的評價高於他人是全人類的一種天性,我們在評價自己孩子的時候,幾乎不可能做到客觀理性。
另一方面來說,老師和家長在評價孩子的時候之所以有偏差,是因為雖然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孩子,但是卻處在不同的場景中,而孩子也面對著不同的人群。當所處的環境和對象不同,孩子有時就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比如在家裡處於中心位置的孩子,來到學校後就變成了班級里普通的一員,沒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那麼多家庭成員圍著轉,也不再是聚光燈下的「明星」。
為了能夠得到「同等待遇」,有的孩子就會用異常的、誇張的行為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好讓自己再次成為「中心」,上文中的小羊就是如此。
而在課外興趣班裡,有這樣一個讓上課增加「樂趣」的小朋友,同學自然也不是特別討厭,畢竟小朋友年齡小,並不能很好分辨是非,何況補習班裡的老師為了留住家長和孩子,也不會給出過低的評價。
再加上現代家庭多為獨生子女,自己的孩子很難找到一個同齡的比較對象,因此很多在家習以為常的行為在外人看來就顯得那麼不可理喻,變成了別人口中的熊孩子。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如何才能客觀準確的掌握自己孩子的現狀呢?這裡推薦一種標準化的觀察方法。
標準化的觀察方法廣泛運用在教育研究中,不只是父母對孩子會戴上「愛」的有色眼鏡,就連專業的實驗研究員也會因為自己的期望而導致實驗結果的改變。
因此為了追求客觀事實,大多數實驗會採用雙盲設計制定標準化的觀察方案,以此來儘可能地排除認為情感因素,消除觀察者的主觀偏差和個人偏好。
另外標準化觀察法還可以給家長、教師的干預提供一個參考標準,可以準確地觀察到孩子的進步情況,知曉家長、教師的教育方針是否有效,以期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在制定觀察方案時,可以參照以下四個維度:
1、時間
時間是最精確且容易測量的一個維度。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觀察自己的孩子,並記錄時間,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以及評估孩子的進步情況。
首先,我們可以評估刺激信號引發行為所需要的時間,這指的是父母、老師的指令從發出到孩子去做所需要的時間。
例如有些孩子對於回家後完成家庭作業有抗拒想法,總是試圖通過拖延,推遲做作業這一行為。這時候父母就可以記錄從發出做作業的指令信號到孩子進入房間開始動筆之間的時間間隔。
第二,除了刺激信號引發行為所需要的時間,我們還可以測量行為持續的時間,例如有些孩子在做作業時喜歡東摸摸西摸摸,做完一會兒就去客廳喝水吃水果。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就可以測量他持續完成作業所需要的時間。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時間與班級里其他同學的進行對比,來了解自己孩子所處的位置如何。
另外,還比如有些低齡的兒童在面臨困難任務時會哭鬧試圖逃避任務。我們也可以對哭泣這一行為的持續時間進行測量,以便觀察家長的教育成果。
第三,我們可以觀察孩子同一行為的時間間隔。例如上文舉的孩子做作業分心的問題,除了可以測量他集中注意力的持續時間外,我們也可以測量他去客廳吃水果喝水放鬆這一行為的時間間隔。
在課堂觀察中,某些孩子會不由自主地站立,離開座位散步等,通過觀察他們上課離座的時間間隔,也是一個很好的指標來評估他們的課堂學習情況。
2、數量
數量是指簡單記錄目標行為發生的次數。比如做作業時,起身上廁所的次數是X次。
當目標行為開始與結束的界限比較分明,而且每次表現所需要的時間相對穩定時,就特別適合數量的記錄。比如記錄孩子用打、咬的方式對待同學之間矛盾的次數是多少。
數量的記錄非常方便、簡單,而且也是最直接評估干預措施是否有效的一個指標,因此很適合日常生活。但是數量的記錄也會丟掉不少有用的信息。
比如小羊做作業時一次玩鉛筆的時間是10分鐘,另一次玩橡皮的時間是15分鐘,這樣我們只記錄兩次做作業時玩文具的行為,但是光看次數,似乎少了不少信息。因此,我們還需要用頻率來表示更多的信息。
3、頻率
頻率的記錄指的是單位時間內目標行為發生次數的記錄。比如每天X次,每周X次等。例如小羊有攻擊其他同學的行為,我們通過觀察小羊一周之內攻擊他人的頻率判斷他的情況有沒有好轉。
根據頻率,我們還可以算出每種行為的發生率如何。比如爸爸媽媽叫來小羊的夥伴,在家裡一起玩耍,他們決定觀察小羊和別人在玩的過程中出現矛盾時,用打、咬等攻擊行為解決問題的頻率。
在觀察的30分鐘內,他們發現小羊出現了3次攻擊行為,那麼在這半小時內,小羊攻擊行為的發生率就是0.1次每分鐘。通過頻率的記錄,我們可以觀察和發現在不同時間段內,目標行為的變化情況如何,是不是非常穩定,還是差別很大。
4、注意事項
注意在開始記錄之前,我們必須決定:要觀察的目標行為;在什麼時候觀察;觀察多少次;每次觀察多少時間;以及數據記錄的方法等。
首先要注意觀察的目標行為必須是小而具體的。比如「觀察孩子在寫作業時走神的次數」,這個目標行為就不夠具體,因為走神有好幾種表現,比如眼睛看窗外,玩文具,起身上廁所、喝水等等。
必須把這些行為細化開來,才能了解孩子在走神的時候哪種方式用的最多,比如玩文具的次數最多,那麼以後就盡量減少桌上的文具數量,只留下必要的一支筆和一塊橡皮。
其次,選擇在什麼時候觀察也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總是在差不多的時間段內觀察,不一定能全面地發現問題。
比如總在8點到9點的時間段內觀察孩子寫作業時走神的情況,可能會因為孩子的疲勞而讓數據有一些「污染」,因此還要選擇7點到8點這樣不同的時間段綜合考慮。
最後,還要注意每次觀察的時間,如果每次觀察的時間太短,可能會發現不了問題,而時間太長,也可能因為觀察的倦怠而一樓問題。
因此,為了在短時間內提高效率,我們也可以將特定時間進行分段,比如將觀察的10分鐘分成10段,每段1分鐘,如果行為在一分鐘內出現或存在則記錄,否則不記錄。
這樣我們就不用再某個時間段內全程觀察,可以節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以上就是我們給大家介紹的行為觀察的一些方法,或許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全方位了解孩子,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並竭力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么」,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
老師告狀說孩子在學校調皮搗蛋,為什麼做父母的會感到難以置信?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么」】
家長朋友們總有一種很常見的困惑:
一方面,老師覺得孩子在學校里的行為問題很大,家長應該多加管教,甚至應該找專業的心理工作者進行干預。
另一方面,家長卻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家表現得一向很正常,老師所說的調皮搗蛋很難想像會發生在他的身上。
家長通常認為,一定是學校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有偏見才有這樣錯誤的反饋。
小羊(化名)的父母就是這樣想的。據老師反應,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不太集中,有時候走神,有時候總是喜歡插嘴,而且非常調皮,愛與同學打鬧,成了不少小朋友口中的「告狀對象」。
然而,小羊的父母並不這麼覺得,在家裡的小羊能坐在房間里安安靜靜、津津有味地看書,或者拼搭樂高。並且課外興趣班的機構的老師也反映,小羊很受同學們的喜愛,小朋友都喜歡跟他玩。
現在問題來了:究竟是老師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孩子,還是家長愛屋及烏忽視了自己孩子身上的缺點呢?
事情要分兩方面來講。
首先,父母確實會美化自家孩子的行為,這是不可避免的。
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與心理學家卡尼曼(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相信人類的各類行為會受到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響,他曾經在自己執教的大學做了這樣一組實驗:
對照組:塞勒教授走進教室,向學生展示了印有校徽的馬克杯,這種馬克杯的市場售價是5美元,然後問學生願意花多少錢來買這個杯子。對照組的學生給出的平均價格是3美元。
實驗組:塞勒教授走進教室,先送給每位學生一個同樣的印有校徽的馬克杯。下課後他和助手簡短交流之後說:「由於學校今天組織活動,作為活動禮品的印有校徽的馬克杯不夠了,現在學校願意花錢回收剛剛發放的馬克杯。」隨後讓每個學生寫下自己願意以什麼樣的價格出售自己上課前得到的杯子。結果實驗組的學生給出的平均價格是7美元。
為什麼同樣的杯子,僅僅因為它屬於自己,就要比不屬於自己時高出整整4美元,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當一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塞勒教授也因為這一系列研究獲得了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是人類通過進化獲得的一種技能,試想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一個人無法保持樂觀,覺得自己擁有的都不如別人,相信他早就深陷抑鬱之中,他的後代自然延續的概率也較小。
經過世代繁衍留下來的人類都普遍擁有了稟賦效應。因此對自己擁有的東西(包括自家孩子)的評價高於他人是全人類的一種天性,我們在評價自己孩子的時候,幾乎不可能做到客觀理性。
另一方面來說,老師和家長在評價孩子的時候之所以有偏差,是因為雖然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孩子,但是卻處在不同的場景中,而孩子也面對著不同的人群。當所處的環境和對象不同,孩子有時就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比如在家裡處於中心位置的孩子,來到學校後就變成了班級里普通的一員,沒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那麼多家庭成員圍著轉,也不再是聚光燈下的「明星」。
為了能夠得到「同等待遇」,有的孩子就會用異常的、誇張的行為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好讓自己再次成為「中心」,上文中的小羊就是如此。
而在課外興趣班裡,有這樣一個讓上課增加「樂趣」的小朋友,同學自然也不是特別討厭,畢竟小朋友年齡小,並不能很好分辨是非,何況補習班裡的老師為了留住家長和孩子,也不會給出過低的評價。
再加上現代家庭多為獨生子女,自己的孩子很難找到一個同齡的比較對象,因此很多在家習以為常的行為在外人看來就顯得那麼不可理喻,變成了別人口中的熊孩子。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如何才能客觀準確的掌握自己孩子的現狀呢?這裡推薦一種標準化的觀察方法。
標準化的觀察方法廣泛運用在教育研究中,不只是父母對孩子會戴上「愛」的有色眼鏡,就連專業的實驗研究員也會因為自己的期望而導致實驗結果的改變。
因此為了追求客觀事實,大多數實驗會採用雙盲設計制定標準化的觀察方案,以此來儘可能地排除認為情感因素,消除觀察者的主觀偏差和個人偏好。
另外標準化觀察法還可以給家長、教師的干預提供一個參考標準,可以準確地觀察到孩子的進步情況,知曉家長、教師的教育方針是否有效,以期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在制定觀察方案時,可以參照以下四個維度:
1、時間
時間是最精確且容易測量的一個維度。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觀察自己的孩子,並記錄時間,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以及評估孩子的進步情況。
首先,我們可以評估刺激信號引發行為所需要的時間,這指的是父母、老師的指令從發出到孩子去做所需要的時間。
例如有些孩子對於回家後完成家庭作業有抗拒想法,總是試圖通過拖延,推遲做作業這一行為。這時候父母就可以記錄從發出做作業的指令信號到孩子進入房間開始動筆之間的時間間隔。
第二,除了刺激信號引發行為所需要的時間,我們還可以測量行為持續的時間,例如有些孩子在做作業時喜歡東摸摸西摸摸,做完一會兒就去客廳喝水吃水果。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就可以測量他持續完成作業所需要的時間。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時間與班級里其他同學的進行對比,來了解自己孩子所處的位置如何。
另外,還比如有些低齡的兒童在面臨困難任務時會哭鬧試圖逃避任務。我們也可以對哭泣這一行為的持續時間進行測量,以便觀察家長的教育成果。
第三,我們可以觀察孩子同一行為的時間間隔。例如上文舉的孩子做作業分心的問題,除了可以測量他集中注意力的持續時間外,我們也可以測量他去客廳吃水果喝水放鬆這一行為的時間間隔。
在課堂觀察中,某些孩子會不由自主地站立,離開座位散步等,通過觀察他們上課離座的時間間隔,也是一個很好的指標來評估他們的課堂學習情況。
2、數量
數量是指簡單記錄目標行為發生的次數。比如做作業時,起身上廁所的次數是X次。
當目標行為開始與結束的界限比較分明,而且每次表現所需要的時間相對穩定時,就特別適合數量的記錄。比如記錄孩子用打、咬的方式對待同學之間矛盾的次數是多少。
數量的記錄非常方便、簡單,而且也是最直接評估干預措施是否有效的一個指標,因此很適合日常生活。但是數量的記錄也會丟掉不少有用的信息。
比如小羊做作業時一次玩鉛筆的時間是10分鐘,另一次玩橡皮的時間是15分鐘,這樣我們只記錄兩次做作業時玩文具的行為,但是光看次數,似乎少了不少信息。因此,我們還需要用頻率來表示更多的信息。
3、頻率
頻率的記錄指的是單位時間內目標行為發生次數的記錄。比如每天X次,每周X次等。例如小羊有攻擊其他同學的行為,我們通過觀察小羊一周之內攻擊他人的頻率判斷他的情況有沒有好轉。
根據頻率,我們還可以算出每種行為的發生率如何。比如爸爸媽媽叫來小羊的夥伴,在家裡一起玩耍,他們決定觀察小羊和別人在玩的過程中出現矛盾時,用打、咬等攻擊行為解決問題的頻率。
在觀察的30分鐘內,他們發現小羊出現了3次攻擊行為,那麼在這半小時內,小羊攻擊行為的發生率就是0.1次每分鐘。通過頻率的記錄,我們可以觀察和發現在不同時間段內,目標行為的變化情況如何,是不是非常穩定,還是差別很大。
4、注意事項
注意在開始記錄之前,我們必須決定:要觀察的目標行為;在什麼時候觀察;觀察多少次;每次觀察多少時間;以及數據記錄的方法等。
首先要注意觀察的目標行為必須是小而具體的。比如「觀察孩子在寫作業時走神的次數」,這個目標行為就不夠具體,因為走神有好幾種表現,比如眼睛看窗外,玩文具,起身上廁所、喝水等等。
必須把這些行為細化開來,才能了解孩子在走神的時候哪種方式用的最多,比如玩文具的次數最多,那麼以後就盡量減少桌上的文具數量,只留下必要的一支筆和一塊橡皮。
其次,選擇在什麼時候觀察也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總是在差不多的時間段內觀察,不一定能全面地發現問題。
比如總在8點到9點的時間段內觀察孩子寫作業時走神的情況,可能會因為孩子的疲勞而讓數據有一些「污染」,因此還要選擇7點到8點這樣不同的時間段綜合考慮。
最後,還要注意每次觀察的時間,如果每次觀察的時間太短,可能會發現不了問題,而時間太長,也可能因為觀察的倦怠而一樓問題。
因此,為了在短時間內提高效率,我們也可以將特定時間進行分段,比如將觀察的10分鐘分成10段,每段1分鐘,如果行為在一分鐘內出現或存在則記錄,否則不記錄。
這樣我們就不用再某個時間段內全程觀察,可以節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以上就是我們給大家介紹的行為觀察的一些方法,或許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全方位了解孩子,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並竭力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么」,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